> 春秋战国 > 藏在墓中的真实:《竹书纪年》里不一样的历史

藏在墓中的真实:《竹书纪年》里不一样的历史

[摘要]:藏在墓中的真实:《竹书纪年》里不一样的历史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古本《竹书纪年》的可信度有多高?(朱右曾古本竹书纪年) 古本《竹书纪年》不是伪书,而是战国魏之史官撰著的编年体史籍。 司马迁说《太史公书》是“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自然... (。《竹书纪年》中的历史记载可信度高吗?为什么?说到《竹书纪年》,就不得不提另一本书,那就是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历朝历代都以《史记》为正史而流传下来,因此,《竹书纪年》就成了史学家和学者们茶余饭... 《

藏在墓中的真实:《竹书纪年》里不一样的历史

《竹书纪年》,战国时期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英雄时代(传说时代)五帝,之后是夏、商、西周之事;到了平王东迁洛邑即东周,晋国纪年去记录春秋之事;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以魏国纪年记录战国之事,魏襄王二十年而止也。可以说《竹书》记录的是从五帝时代到战国魏襄王这段时间所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

发现:墓葬里发现,西晋咸宁五年(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昭之子),被盗墓者不准,在魏襄王木里盗出,因为魏襄王墓在河南级县,因此又叫汲冢纪年。竹书纪年原件于宋朝时丢失,只有一些副本得以保存。二十世纪前后,经朱右曾(道光年间进士)与王国维等人考察先宋文献,重新发掘、整理并校对出古本的主要内容。至于为什么会在宋丢失,大家等一下可以猜猜。

我们知道先秦史史料非常缺乏,《竹书纪年》记录了这一段的,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首先,弥补史料上的缺失,其次他与近年马王堆汉初古墓所出古书近似,不仅如此他中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秦简相似,这就可以相互印证史实、“不同纪年”校对准确时间、补充史料——可见其价值。

但是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是吧,而这个问题也涉及到这本书的历史观,“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这就话很容易理解,说的是尧老了,舜就把他囚禁起来,还撺掇了它的帝位。再看看《史记》这么说这一段“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除去史记呢,《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生活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舜也这样告诫过禹。)说的正是我们从小熟知的禅让制吧。

其实就算不举《史记》、《论语》的例子,我们也能感受到《竹书纪年》对史学界的震撼,并不在于在于它所纪录的史料与《史记》所描述的有内容不同,而是在于其价值取向相异。竹书纪年描述了从夏朝到战国时期历代所发生的血腥政变和军事冲突,不仅仅只在禅让这一话题上不同,比如商伊尹放太甲这个故事,史记记载,太甲不修德政,伊尹劝告不听,于是他就太甲送人桐宫反省,太甲被3年后,伊尹见太甲改过自新,便郑重的将国家交给他。复位后的太甲,成为了一个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圣君。但是《竹书纪年》的描述则为:伊尹放逐太甲后,自立为王,7年后,太甲潜回杀掉篡位的伊尹。类此种种的故事还有文丁杀季历、共和行政、穆天子事等等。

说了这些就不难理解像是《竹书纪年》如此重要的一部学术著作,自魏晋时期在传承了六百年之后,为何会在宋代又一次亡佚呢,相对于儒经典而言《竹书》太过异类,它冲破了古代儒家所维系的社会体系。我们还以禅让为例来说明这一点。禅让在儒家伦理道德治国体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是以礼以仁治国的典范。但是若论《竹》之言哪里有什么禅让?这种与儒家史学体系冲突极大的史书理所当然地被宋儒视为异端邪说,必欲除之而后快,可以说,《竹书》在宋代的亡佚绝非偶然。

藏在墓中的真实:《竹书纪年》里不一样的历史

关于“藏在墓中的真实:《竹书纪年》里不一样的历史”的问题

古本《竹书纪年》的可信度有多高?

(朱右曾古本竹书纪年) 古本《竹书纪年》不是伪书,而是战国魏之史官撰著的编年体史籍。 司马迁说《太史公书》是“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自然... (。

《竹书纪年》中的历史记载可信度高吗?为什么?

说到《竹书纪年》,就不得不提另一本书,那就是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历朝历代都以《史记》为正史而流传下来,因此,《竹书纪年》就成了史学家和学者们茶余饭...

《竹书纪年》毁三观是真的吗?它是正史还是野史?

什么叫正史?官方采用的叫正史,正式并不完全等于真实历史。竹书纪年在是在西晋时期出土的。里面有一些内容和当时官方的“正史”史记记载的很不一样,。

《竹书纪年》写舜囚尧,而《史记》写阐让,哪个更真实?

随着早期人类的不断繁衍和发展,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出现了很多氏族部落,其中以居住在我国西北方姬水附近的黄帝部落和居住在姜水附近的炎帝部落最为强大,黄帝。

《竹书纪年》记载周昭王“复设象魏”与《史记》记载的“成康之际刑措40余年不用”有出入吗?

我在读《竹书纪年》,对照表里的历史记载,发现周成王姬诵在位37年,周康王姬钊在位26年,周昭王姬瑕在位元年“复设象魏”。记得司马迁在史记记载了成康之际刑措。

竹书纪年,还在吗?

《竹书纪年》,战国时魏国的史书,是现今所知中国史学最早的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编年体史书。该书原称《纪年》,亦称《古文纪年》、《汲冢纪年》等,北魏郦道元注。

史学家也坚信《竹书纪年》来历和内容属实,历史课本为何不修正?

我相信《竹书纪年》是真的,至于历史课本,当然不会轻易改。这涉及太广。 为什么说竹书纪年是真的?理由如下: 一、孔子想恢复的是周礼,而非“三皇五帝礼”,说... 甚。

《竹书纪年》主要记载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现存最早的编年体通史是《竹书纪年》。共2卷。该书约出于战国魏史官之手。也称《古文纪年》、《汲冢纪年》。今本起自黄帝,讫于魏哀王二卜年(前209。

竹书纪年为何遗失?

《竹书纪年》经过西晋荀勖、束皙考正后,经过“永嘉之乱”,竹简原本早已不复存世,但注释本、考证本还在。又经过唐末五代的动荡,《竹书纪年》的初释本、考正本。

竹记历史?

《竹书纪年》是战国时期魏国的官修史书,记载夏、商、西周、春秋时的晋国、战国时的魏国直到魏襄王二十年(-299年)的历史,在西晋时期发掘得到。由于是写在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