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历史 > 628年2月19日 魏征进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628年2月19日 魏征进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摘要]:628年2月19日 魏征进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句话是谁说的?魏征说的。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谓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 语本《管子·君臣上》:“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话是谁说的?急呀!_作业帮唐朝 魏征上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欢兜不能。

628年2月19日(唐贞观二年正月初九日),唐太宗问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对唐太宗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空蔽(遮盖),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唐太宗听后对侍臣说:“开皇十四年大旱,隋文帝不许赈给,而令百姓就食山东,以至本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杨帝侍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朕,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

魏征悄悄地对唐太宗说:“君主如果兼听广纳,慎终如始,则善矣。”唐太宗听罢,连连称赞:“太好了,太好了!”

628年2月19日 魏征进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魏徵之历史评价:

王珪: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徵。

李世民:①魏徵、王珪,昔在东宫,尽心所事,当时诚亦可恶。我能拔擢用之,以至今日,足为无愧古人。②为政者岂待尧、舜之君,龙益之佐,自我驱使魏徵,天下乂安,边境无事,时和岁稔,其忠益如此。③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长孙皇后:①尝闻陛下敬重魏徵,殊未知其故,而今闻其谏,乃能以义制人王之情,真社稷臣矣。②愿公常保此心,莫移今日。喜闻公言,故令将物相赏。公有事即道,勿为形迹也。

常衮:武德贞观之间,有若魏徵、王珪、李靖、李勣、房玄龄、杜如晦等,扶翼大运,勤劳王家,尊主庇人,匪躬致命,咸有一德,格於皇天,缅然长怀,风烈犹在。

权德舆:我太宗文皇帝之有天下也,魏徵、王珪等危言正词,上裨大化,无疆之祚,实兆于斯。

独孤及:魏徵以王道佐时近“文”,爱君忘身近“贞”,二者并优,废一莫可,故曰文贞。

刘素:魏徵有大志,大耻小节,博通群书,颇明王霸之术。

李绛:昔太宗之理天下也,房玄龄、杜如晦辅相圣德,魏徵、王珪规谏阙失,有温彦博、戴胄以弥缝政事,有李靖、李勣训整戎旅,故夷狄畏服,寰宇大安。

刘昫等《旧唐书》:①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②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状貌不逾中人,而素有胆智,每犯颜进谏,虽逢王赫斯怒,神色不移。虽汉之刘向、魏之徐邈、晋之山涛、宋之谢朏,才则才矣,比文贞之雅道,不有遗行乎?前代诤臣,一人而已。③赞曰:智者不谏,谏或不智。智者尽言,国家之利。郑公达节,才周经济。李世民用之,子孙长世。

宋祁等《新唐书》:君臣之际,顾不难哉!以徵之忠,而李世民之睿,身殁未几,猜谮遽行。始,徵之谏,累数十余万言,至君子小人,未尝不反复为帝言之,以佞邪之乱忠也。久犹不免。故曰:“皓皓者易污,峣峣者难全”,自古所叹云。唐柳芳称“徵死,知不知莫不恨惜,以为三代遗直”。谅哉!谟之论议挺挺,有祖风烈,《诗》所谓“是以似之”者欤!

赵元僖:唐李世民有魏玄成、房玄龄、杜如晦,明皇有姚崇、魏知古,皆任以辅弼,委之心膂,财成帝道,康济九区,宗祀延洪,史策昭焕,良由登用得其人也。

赵顼:唐李世民必得魏徵,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二子诚不世出之人也。

曾巩:当房、杜之时,所与共事则长孙无忌、岑文本,主谏诤则魏郑公、王珪,振纲维则戴胄、刘洎,持宪法则张元素、孙伏伽,用兵征伐则李勣、李靖,长民守土则李大亮。其余为卿大夫,各任其事,则马周、温彦博、杜正伦、张行成、李纲、虞世南、褚遂良之徒,不可胜数。[44]

努尔哈赤:人臣身秉国钓,因循从事,不能申明教令,诫谕君下,则无知之民,罹于法者必多。若各尽厥职,明法度,以训国人,使不罹于刑戮,则君心嘉悦,眷顾日隆,如所谓皋陶、伊尹、周公、诸葛亮、魏徵诸臣生膺显爵,没垂令闻,斯于臣职为无负耳![45]

康熙帝:人臣进言固当直切无隐,人君纳谏尤当虚怀悦从,若勉听其言后复厌弃其人,则人怀顾忌不敢尽言矣。每阅唐李世民、魏徵之事,叹君臣遇合之际,千古为难,魏徵对李世民之言‘臣愿为良臣,毋为忠臣’,尝思忠良原无二理,唯在仁君善处之,以成其始终耳。

赵翼:贞观中直谏者,首推魏徵。

628年2月19日 魏征进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关于“628年2月19日 魏征进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问题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句话是谁说的?

魏征说的。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意谓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 语本《管子·君臣上》:“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话是谁说的?急呀!_作业帮

唐朝 魏征上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欢兜不能。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的这句话有什么道理?...

作为君主要广泛地听取意见,不能一味只想听好话,忠言逆耳利于行.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句话对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给楼主纠正一下,出处《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这是写给古时君王以示警戒的。历史上有唐太宗跟魏... 兼。

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翻译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

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出自哪里?

出自《潜夫论•明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汉字成语。意谓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单方面的话,就分不清是非。 语本《管子•君臣上》:“夫民... 出。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什么意思呢?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成语,意思是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唐朝时,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出自哪

资治通鉴 也作“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出自《新唐书·魏征传》. 魏征,字玄成,馆陶(今河北馆陶县)人.为唐朝初期的政治活动家。

魏征劝谏唐太宗的故事?

1、魏征进谏,凡是他认为正确的意见,必定当面直谏,坚持到底,决不背后议论。 有一次,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魏征每次向我进谏时,只要我没接受他的意见,他总...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现代事例?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