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历史 > 太监系列:害死高丽名将的太监

太监系列:害死高丽名将的太监

[摘要]:太监系列:害死高丽名将的太监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为什么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没发生过宦官专权现象?我们必须明白 古代中国是具有特殊性的,不能把中国产生的制度理所当然的放之四海而皆准。 宦官专权需要两个前提条件: 1.皇帝握有制度性的实权; 2.本国政治环境。朱元璋为什么杀明玉珍?明玉珍是因病去世的,不是朱元璋杀的。 明玉珍是元代农民起义的领袖,后建立大夏政权。他22岁参加徐寿辉领导的军队,1351年,农民起义爆发。明玉珍在重庆行劫... 除了

初,令诚数私于仙芝,仙芝不应,因言其逗挠状以激帝,且云:”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朘盗禀赐。”帝大怒,使令诚即军中斩之。——《新唐书·高仙芝传》

译文:

此前,边令诚多次因事求高仙芝,高仙芝没有答应,因此边令诚就奏报他不敢进兵损失物资的情况来激怒皇帝,并说“:封常清说叛军强大动摇军心,而高仙芝放弃了陕郡几百里地,偷偷克扣士兵的粮食和赏赐。”皇帝大怒,命边令诚在军中将他们斩首。

高仙芝,高丽人,唐朝名将。

公元756年1月24日,潼关,曾经威震西域、在帕米尔高原上建立偌大功勋的高仙芝,死在一个太监的手中,罪名是:无故弃地,贪污军粮。

和高仙芝一起被冤杀的还有另一个名将封长清。

这个太监名叫边令诚。

在 “英才辈出”的唐朝太监界,边令诚还算不上是一号人物,连进入《宦者传》的资格也没有,但是,边令诚不简单。

从隋朝末年到唐玄宗时期,为了控制军队,中央政府一般是派御史出任监军,天宝六年,唐军击破小勃律,太监边令诚坐上了监军的位子,虽然是临时性质的监军,仗打完了就免职,但边令诚算是第一批太监监军。

到了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任命边令诚为监门将军去陕州监军,这就是长期的职务了,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公公们奔赴全国各地,开始祸害军队。

高仙芝和边令诚是老搭档。

天宝六年,也就是公元747年,高仙芝带领唐朝军队大破小勃律国的时候,边令诚就是他的监军。

高仙芝是高句丽人,幼时跟着老爸高舍鸡来到大唐,骁勇善战,擅长长途奔袭,精通山地行军作战。

天宝年间,一个名叫小勃律的国家叛离大唐、投靠吐蕃,隔断了丝绸之路。

天宝六年,高仙芝奉命出击,三路大军奇袭吐蕃连云堡,将战火烧到了今天的阿富汗。

割断吐蕃和小勃律之间的联系之后,军队继续向小勃律攻击前进,这时候,边令诚胆小的性格暴露了,他认为孤军深入很不妥当。

高仙芝果断给了边令诚三千人马,让他守住连云堡,在后方为大军提供后勤支援。

结果是唐军大破小勃律,活捉了小勃律的国王和他的吐蕃老婆,高仙芝的名声大震。

这次出征还有一个小插曲。

高仙芝大胜之后,有点飘飘然,直接向中央政府报功,惹恼了顶头上司。

于是,顶头上司送上小鞋若干,高仙芝不胜其烦,边令诚站了出来,为高仙芝打抱不平。

边令诚对唐玄宗说:“仙芝立功而以忧死,后孰为朝廷用者?”

于是,顶头上司被调离,高仙芝上位。

皆大欢喜的合作。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扯起造反的大旗。

以有心算无心,以百战兵对上样子货,在各个战场上,叛军的胜利、政府军的败退是可以预期的。

一代名将封长清虽然自己能力强,但手下的兵都是歪瓜裂枣,虽然打得很辛苦,依然是节节败退。

封长清和赶来支援的高仙芝商量下来,觉得不能这么和叛军打,干脆直接退守潼关,利用坚固的城防拖住叛军,同时等候各地援军的到来。

应该说,这是一个再也正确不过的策略。

部队在潼关集结,叛军攻打了一下,没有得逞,退兵了。

封长清兵败是事实,撤职也没人能说什么。高仙芝把封长清安排在自己的军队中,以普通老百姓的身份行使参谋长的职责,不断强化潼关防御。

边令诚又跳了出来。

他跑到皇帝面前告状,说封长清渲染叛军的势力,为自己兵败找借口,高仙芝不但无缘无故狂退数百里,还克扣军粮,把皇帝的赏赐揣进自己的口袋。

唐玄宗大怒,杀头!

边令诚带着皇帝的命令回到潼关,先杀了封长清,又叫来了高仙芝。

高仙芝知道大限已至,对边令诚说:“退兵是有罪,我不否认。但说我偷偷克扣赏赐和军粮,是诬蔑。”

高仙芝回头对部下说:“我把你们招募来,当然是想打败叛军多得重赏,但叛军力量正强,所以撤退到这里,也是为了加强潼关的防守。我如果有罪,你们可以说,如果没有罪,你们就喊冤枉。”

在全军高呼“冤枉!”声中,一代名将高仙芝引颈就戮。

边令诚为什么诬告高仙芝?以前不是合作得挺好的吗?

《旧唐书》说,“监军边令诚每事干之,仙芝多不从”,《新唐书》说,“令诚数私于仙芝,仙芝不应”,《资治通鉴》说“高仙芝之东征也,监军边令诚数以事干之,仙芝多不从。”

三本书描述各不相同,有说干涉军务,有说索贿不成。

个人以为,应该是两者都有,太监一般都有好大喜功和贪财的毛病,不认同高仙芝封长清退兵固守的战略,同时想在各种军事物资上动点脑筋。

而高仙芝认为自己战略正确,现在是危难之际,不是发财的时候,所以和边令诚意见相左。

不管是什么原因,名将死了。

之后,哥舒翰守潼关,城破。之后,安禄山进陷长安,边令诚投降。

再往后,边令诚逃离叛军,被唐肃宗李亨处死。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如果高仙芝和封长清不死,如果潼关可以守住,估计安史之乱不会闹得那么大,杨贵妃也不会死在马嵬坡,历史也就会走上另一条道路。

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太监的诬告。

太监系列:害死高丽名将的太监

关于“太监系列:害死高丽名将的太监”的问题

为什么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没发生过宦官专权现象?

我们必须明白 古代中国是具有特殊性的,不能把中国产生的制度理所当然的放之四海而皆准。 宦官专权需要两个前提条件: 1.皇帝握有制度性的实权; 2.本国政治环境。

朱元璋为什么杀明玉珍?

明玉珍是因病去世的,不是朱元璋杀的。 明玉珍是元代农民起义的领袖,后建立大夏政权。他22岁参加徐寿辉领导的军队,1351年,农民起义爆发。明玉珍在重庆行劫...

除了中国古代有宦官太监外,日本等亚洲国家或其他欧洲国家有太监吗?

早在公元前6世纪,波斯王大流士就曾向巴比伦和亚述地区索要阉割男童,仅一批就达500名之多。 稍后的古罗马帝国,宦官在王宫就更加常见了。在克劳帝乌斯、尼禄、。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乱政的太监?

谢谢邀请。说起宦官,是中国古代史上近身伺候皇帝及其妃嫔的一种生理不正常的人群。最开始并没有太监这种人,近身伺候的都是正常男人,但是后来皇帝害怕这些人会。

古代欧洲宫廷里是否也有类似于“太监”、“宦官”的人?

阉宦即宦官,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中国的宦官,从可记载的信史开始,便屡屡见于正史野集,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但是,宦官并不是中国惟一的独特的历史现象。。

历史上有哪些功高而不震主,善终结局的良臣名将?

历史上有哪些功高而不震主,善终结局的良臣名将? 我们知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每一个王朝在建立的时候,都有一批功勋卓著的良臣、名将;他们或出谋划策,或...

汉、唐和明的宦官专权有何异同之处?

宦官史可追溯到夏商周时代,但对宦官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是《周礼》。 《周礼》是先秦时期的书籍,记载了周代的制度。 《周礼·天官·冢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酒。

神雕结束张三丰才十几岁,转眼张三丰已经是百岁老人了,将近百十年武林都发生了什么?

神雕末到倚天初,这期间确实有几十年时间,这段时间里武林中也发生了不少大事,其中以张三丰和郭襄的故事最为精彩,两个门派的开创,为江湖武林增加了不少故事,... 两。

朱元璋为何放任元顺帝逃走,不选择斩草除根呢?

元顺帝北逃一事,很多言论指向朱元璋“天命归我”的魄力,以及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这些论调未免有些自欺欺人。朱元璋放虎归山完全是因为明军不具备追击穷寇的能。

李承乾明明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为何还要冒险谋反?

李承乾之所以冒险谋反,主要还是害怕自己当不上皇帝。他的谋反,可以说是古代太子教育失败的一个典型案例了。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公元619年,李承乾出生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