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两税法是什么
[摘要]:唐朝两税法是什么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代两税法,到底指夏秋两次征收,还是户税和地税?唐朝初年,对农民实行“租、庸、调”赋税制,除了田赋、丁调、劳役外,还以亩计征“地税”,按户数征税,每亩还附加“青苗钱”,这是唐朝财政的主要来源。 到了... 无。唐代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唐代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期,而金银器又是唐代工艺美术的代表,所以绝大多数器物属盛唐时期的何家村窖藏可称得上“皇冠上的明珠”。 “东市库卌五两半”银饼 何。两税法_中国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
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德宗即位,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到建中元年(780年)正月,正式以敕诏公布。
背景
唐初,征收赋税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以人丁为依据,所谓“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
唐朝建国以后,土地兼并便在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增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与此同时,按垦田面积征收的地税和按贫富等级征收的户税逐渐重要起来。
天宝年间,户税钱达二百余万贯,地税粟谷达一千二百四十余万石,在政府收入中的比重已经和租、调大约相等。
安史之乱以后,国家失去有效地控制户口及田亩籍帐的能力,土地兼并更是剧烈,加以军费急需,各地军政长官都可以任意用各种名目摊派,无须获得中央批准,于是杂税林立,中央不能检查诸使,诸使不能检查诸州,赋税制度非常混乱。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江南地区出现袁晁、方清、陈庄等人的武装起义,苦于赋敛的人民纷纷参加。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诏令:天下户口,由所在刺史、县令据当时实在人户,依贫富评定等级差科(差派徭役和科税),不准按旧籍帐的虚额(原来户籍上的人丁、田亩、租庸调数字)去摊及邻保。
这实际上就是用户税的征收原则去代替租、庸、调的征税原则。不过没有贯彻下去。
永泰元年(765年)又命令:“其百姓除正租庸外,不得更别有科率。“永泰元年(765年)五月,京兆尹第五琦奏请夏麦每十亩官税一亩,企图实行古代的十一税制,实际上是加重地税。
大历四年(769年)又先后有几次关于田亩征税的命令,五年三月的规定是京兆府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下田亩税四升;秋税,上田亩税五升,下田亩税三升。分夏秋两次并且按亩积和田地质量征税,广德二年到永泰二年已开始征青苗地头钱,按垦田地积,每亩征税十五文,也是按占有土地的面积课税,不过是征钱(货币地租)而不是征租(实物地租)。
内容
1、中央根据财政支出定出的总税额,各地依照中央分配的数目向当地人户征收;
2、主户和客户,都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依照丁壮和财产的多少定出户等;
3、两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限六月纳毕,秋税十一月纳毕;
4、“租庸调”和一切杂捐、杂税全部取消,但丁额不废;
5、两税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田亩税以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准,均平征收。
6、没有固定住处的商人,所在州县依照其收入征收三十分之一的税。
7、凡鳏寡孤独不济者,可以免税。
8、此外敛者,以枉法论。
意义
积极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反映出过去由封建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土地私有的原则变为不干预或少干预的原则。
两税法改变了租税徭役据丁口征收,租税徭役多出自贫苦的劳动群众头上的作法,它以财产的多少为计税依据,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由于依照财产多少即按照纳税人负税能力大小征税,相对地使税收负担比较公平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同时简化了税目和手续。
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奠定了宋代以后两税法的基础,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
消极
长期不调整户等,不能贯彻贫富分等负担的原则;
两税中户税部分的税额是以钱计算,因政府征钱,市面上钱币流通量不足,不久就产生钱重物轻的现象,农民要贱卖绢帛、谷物或其他产品以交纳税钱,增加了负担;
两税制下土地合法买卖,土地兼并更加盛行,富人勒逼贫民卖地而不移税,产去税存,到后来无法交纳,只有逃亡,土地集中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农民沦为佃户、庄客者更多。
两税法的部分内容超越了客观条件,即“尽管社会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货币经济的发展仍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租税改按货币计征的条件还不充分具备。”
关于“唐朝两税法是什么”的问题
唐代两税法,到底指夏秋两次征收,还是户税和地税?
唐朝初年,对农民实行“租、庸、调”赋税制,除了田赋、丁调、劳役外,还以亩计征“地税”,按户数征税,每亩还附加“青苗钱”,这是唐朝财政的主要来源。 到了... 无。
唐代的赋税制度是怎样的?
唐代是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期,而金银器又是唐代工艺美术的代表,所以绝大多数器物属盛唐时期的何家村窖藏可称得上“皇冠上的明珠”。 “东市库卌五两半”银饼 何。
两税法_中国会计网
中国唐代后期代替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加上安史之乱造成的人口大量流亡,均田制名存实亡,租庸调无从征收。与此同时,按垦田面。
唐代两税法成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体现在哪里?...
780年(建中元年),由宰相杨炎建议推行的两税法,实质上就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它的主要内容是:(1)取消租庸调及各项杂税的征收,保留。
什么是两税法,为什么说两税法不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1.两税法,唐朝中期由宰相杨炎推行的新税制,实质上就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 2.没有一个由国家规定的土地兼并限额(畔限).土地合法买卖。
谁能说说两税法的内容和影响_作业帮
两税法是唐后期主要税制.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彻底破坏,居民大量流移死亡,户籍紊乱,租庸调无法征收.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主持改变旧税制度,废除。
唐代的缴税方式的转变,为何使得唐朝财政更加恶化?
至于税制对人口的影响,在唐时期并不能说税制影响了人口统计,恐怕要反过来才对。 唐朝从租庸调制向两税法的过度,就其原因来说,是因为政府对人口和土地的控制。
唐建中年间是指哪个时期?
建中(780年正月—783年十二月)是唐德宗的年号,共计4年。 唐德宗李适(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祖籍陇西成纪,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外,77... 建。
我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古代赋税制度是考试的重点,老师的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疑问,我们可以再次讨论。 解题过程: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1、春秋末年:齐国管仲“相地。
宋代赋税知多少? - hhhhyue 的回答
宋朝的赋税,沿用唐朝中期以来的两税名称,有夏秋二税。 但宋二税已不同于合租、庸、调为一的唐两税,而是专指田税。 二税以外,另有身丁税、各种杂税和徭役。 且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