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朝历史 > 欧阳修与司马光论取士

欧阳修与司马光论取士

[摘要]:欧阳修与司马光论取士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司马光为什么反对?说到王安石,总绕不开三个话题,第一是他的诗词和文学成就,第二是他的变法,第三是他的政治生涯,尤其是他和老“对手”司马光的是非。王安石和司马光,关系到底... 农。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小题1:A小题1:C小题1:C小题1:(1)(3分)朋友曾巩带着他(王安石)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王安石传播声名。(2)(3分)

宋英宗治平元年,司马光提出“逐路取人”说,认为“古之取士,以郡国户口多少为率。今或数路中全无一人及第,请贡院逐路取人。”而欧阳修则反对说“国家取士,推才是择。”司马、欧阳之争,固与二人籍贯有关,但也反映了录取标准上的两种不同思路!

欧阳修与司马光论取士

关于“欧阳修与司马光论取士”的问题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司马光为什么反对?

说到王安石,总绕不开三个话题,第一是他的诗词和文学成就,第二是他的变法,第三是他的政治生涯,尤其是他和老“对手”司马光的是非。王安石和司马光,关系到底... 农。

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

小题1:A小题1:C小题1:C小题1:(1)(3分)朋友曾巩带着他(王安石)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王安石传播声名。(2)(3分) 大旱是因为王安石(变法)引起的。

为什么是宋朝的司马光写出了《资治通鉴》?

谢邀,我来回答 首先纠正下题干的错误,不是司马光写出了《资治通鉴》,而是司马光编撰了《资治通鉴》。 为什么是宋朝? 北宋汲取唐朝后期和五代藩镇割据,武夫... 谢。

论述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以诗赋为取士的科举制度;_作业帮

苏词的表现方法多样,不仅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以议论入词,其成功之作,能够把议论、抒情、写景、状物糅为一体.他的长调继承柳永的优点,以铺叙见长;小。

为什么古代科举考试没有年龄限制?

科举既是选拔人才的绝佳方式,也是限民和愚民的绝佳方式。 只有把一辈子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以求考取功名了,才没有心思和时间造反。 古代科举制度的录取率要比现代。

古代“科举制”选拔,有哪些利弊?

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 我觉得,要说科举制度的利弊关系,总体上,应该是利大于弊。 首先,相对于世袭、荐举、捐官等许多非常不公平的取士制度来说,... 科。

赵匡胤重文抑武的国策,是不是矫枉过正了?其利与弊怎么评价?

兴学崇儒,提倡读书 赵匡胤登基不久就下令扩修儒家先圣祠庙,亲自为孔子作赞文,并率群臣幸临国子监,拜谒孔庙。同时宋太祖还公开要求武将学习儒经,这与后来南... 五。

为什么会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这句话没有找到出处,是民间总结的俗语,我们通过历史来检验一下其是否准确。 1、才子哪里多 我国有三大才子之乡,江苏宜兴是现代的才子之乡,剩下的江西临川与...

宋朝和明朝之间,明明只有九十年的相隔,却为何感觉两朝相距甚远?

1279年宋王朝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从时间方面来看,宋王朝和明朝仅有89年。 宋朝和明朝相差时间并不短,但却不少人觉得这是两个...

在1300年的中国科举史上,无论哪个朝代,策问与对策都是重...

2:C小题3:D小题1:C (A项中“明清时期,由于考试内容的单一化”错。明清的科举考试依然不是单一的。三场考试内容也是较全面地考查了应试者的... (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