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元老”朱轼简介,朱轼与乾隆的关系
[摘要]:“帝师元老”朱轼简介,朱轼与乾隆的关系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乾隆帝师是谁?朱轼、潘仕权、孙廷铨、徐用锡。 朱轼,字若瞻,又字伯苏,号可亭,谥文端,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镇艮下朱家村人。 潘仕权,字三英,号龙庵,生于康熙四十六年,自幼... 朱。清朝名臣朱轼有什么样的品质,能让三代君王视为老师对待呢?您好谢邀!朱轼(1665—1736年),字若瞻,号可亭,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人,系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孙。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历史学家,乾隆帝师傅。 康熙三十...
朱轼清朝名臣,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受三朝帝王赏识与重用,后来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他字若瞻,又字伯苏,号可亭,据说最开始不叫朱轼,此名是后来他自己改的。
朱轼的家在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苏轼曾在赴筠州看望弟弟苏辙的途中,慕名游览过艮溪里。当地百姓对苏轼十分推崇,后来将流经艮溪里的河,便改叫苏溪河,艮溪里的山,也改叫坡山。
朱轼本人对苏轼也敬仰而尊崇,所以后来他就自己改学名为朱轼,至于他原来的名字就不甚清楚了。
康熙三十三年朱轼中进士,刻苦学习而为人公正,为官清廉,处事有理有据,深受康熙帝赏识。康熙推崇朱熹学说,而朱轼是当时朝廷程朱理学的重要代表。
在地方为官,朱轼强调“民本”,而注重对老百姓利益的维护。他关心民生,像是营田水利,事必躬亲。
在浙江督建海塘,采用“木柜法”作堤基,从而堤塘坚固,潮患免除。因为他是亲自查探了,才定了这么一种修建堤坝的方法,所以符合实际。当时有人称赞,“朱轼所修不塌”。
惩治贪官污吏,为老百姓伸冤,也是朱轼的分内之事。著名的戏剧《南瓜记》,就是根据他处置贪官创造。
《南瓜记》讲的是朱轼有一次回家探亲,正好遇见南昌县恶霸地主王寿庭看上穷秀才丁文选之妻杜兰英,欲勾结官府,强占民妻为十房夫人。朱轼得知此事后,设法救出杜兰英,并将一干牵涉其中的贪官污吏全部处置的事情。
除了在政治上,朱轼也重视文教。他后辈家中珍藏有一珍贵扇面,此扇面是雍正钦赐,后上交国家。伴随这扇面,还有一个故事。
雍正朝有一次开科举,定朱轼为主考官。皇亲国舅在开考前一天找到朱轼,并带给他各种珍贵之物,话里话外都希望朱轼能提拔自己的儿子。
朱轼当时没有表现出来,等人走了,立马就将国舅送的物品全部呈给雍正。雍正想要立刻处置国舅,朱轼还劝说他先更改考题,确保明天考试顺利。考试结束后,国舅子孙名落孙山,真正有才的都得到录用。
因为此事,雍正嘉奖他一把折扇,扇面提诗称赞:“高岳生良佐,兴朝瑞老臣。南昌持藻鉴,北斗重权衡。忠岂唯供职,清能不近名。眷言思共理,为国福苍生。”
这些都不是大事儿,朱轼一生最大的成就,大概就是教出了乾隆这么一位能文能武的帝王。弘历刚刚入学,朱轼就奉命成为乾隆老师,教导非常严格。
据说因为太严格,雍正都看不下去了。他找到朱轼说:“教也为王,不教也为王。”也就是说教也是做王,不教也做王,何必如此严格呢?
朱轼听了并没有妥协,反而反驳道:“教则为尧舜,不教则为桀纣。”意思是说严格教育便能成为尧舜那样的贤君,不教则成为桀纣一样的昏君。雍正帝听了哑口无言,最终任由朱轼教导乾隆。
乾隆长大之后,对于自己的老师十分敬重,称赞朱轼为“帝师元老”。不过虽然得到皇帝信任,朱轼也没有太放肆,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据说乾隆曾经到他家里做客,清贫的朱轼也没有打肿脸充胖子,只拿出粗茶淡饭招待。菜色为腊肉、肉皮、粉丝、闽笋四盘猪脚或冻鱼,肉圆子或薯粉圆子为二碗。
后来这“四盘二碗”就流传下来,高安当地宴请宾客大多都是这菜色,号“朱公席”。
君明臣贤,这才是盛世应有的表现。
关于““帝师元老”朱轼简介,朱轼与乾隆的关系”的问题
乾隆帝师是谁?
朱轼、潘仕权、孙廷铨、徐用锡。 朱轼,字若瞻,又字伯苏,号可亭,谥文端,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镇艮下朱家村人。 潘仕权,字三英,号龙庵,生于康熙四十六年,自幼... 朱。
清朝名臣朱轼有什么样的品质,能让三代君王视为老师对待呢?
您好谢邀!朱轼(1665—1736年),字若瞻,号可亭,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人,系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孙。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历史学家,乾隆帝师傅。 康熙三十... ”朱轼。
江西的高安,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
高安市,位于江西南昌西部,建县始于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最早取名建成,唐武德五年(622年)为避名讳,改为高安。 自古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名人数不胜数:... 算起来高。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被麻袋压在身上不知不觉死亡,死无对证,是一种什么刑罚?
而弘时想害隆科多,有一个巨大且充分的理由,那就是“怕暴露自己”。 而图理琛揭穿这层“真相”的真实目的就那么简单吗? 当然作为粘杆处的执事人,图理琛有义务...
为什么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我们知道,清朝的皇帝都有老师,称之为帝师,但是,哪一位帝师不是汉人? 清朝统治者虽然占据统治地位,但骨子里,对汉文化还是推崇备至的。 康熙的老师陈廷敬... 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