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历史 > 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就尝到了西方武器的厉害,大清真的“无视”且“不引进”?

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就尝到了西方武器的厉害,大清真的“无视”且“不引进”?

[摘要]: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就尝到了西方武器的厉害,大清真的“无视”且“不引进”?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为何有人说“康熙盛世”下的雅克萨大捷是比失败更糟的胜利?我是萨沙,我来回来。 雅克萨大捷是一场很可笑的所谓胜利,这要分为几点来说。 第一,就是惨胜。 两次雅克萨之战,打的都是一塌糊涂。 第一次,3000清军围攻木寨... 如果八国联军在清朝最鼎盛的时候入侵大清,结局会不会逆转?其实,很多人不敢相信一个事情,那就是在1860-1900年时期的清军,已经是我国古代王朝战斗力巅峰。 在这40年时间,清军

这事儿,就得先替大清朝“正个名”:清军在雅克萨之战里,见识了西方先进武器不假,但谁说大清“没重视”这事儿?

一场打出东北边境近二百年和平的雅克萨之战里,冰天雪地里的清军,重兵围困沙俄盘踞的雅克萨城。而对这一仗里,俄军先进的火器装备,开打前的清王朝就有心理准备,还专门调来了擅长防御火枪射击的林兴珠藤牌军,但即使这样,俄军强悍的火枪武器,还是给清军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体会极深的,就是俄军的火枪。

当时清军和俄军之间,装备差距最大的环节就是火枪:清军第一次围攻雅克萨城时,城里的俄军就拥有300多支火枪。第二次围攻战里,城内八百五十名俄军,火枪装备竟多达九百五十多支。反而兵力数倍于敌人的清军,仅拥有一百多支火枪。也正是敌人这凶悍的火枪射击,使得拥有优势火炮的清军,在攻城战里一次次受挫,不得不采取长期围困的战略,以艰苦的围困战,最终打赢这场战役,签订了奠定东北和平的《尼布楚条约》。

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就尝到了西方武器的厉害,大清真的“无视”且“不引进”?

而在这场艰苦鏖战后,对于沙俄火枪的杀伤力,清军真的没重视?恰恰相反,清军其实高度重视。特别是当时的清王朝,北方还面临着与准噶尔的激战。弓强马快的准噶尔不同于先前的蒙古部落,他们除了有强大的骑兵军团外,更凭借强大的手工业(主要学习沙俄),组建了凶悍的火枪部队。所以在雅克萨吃了火枪大亏的清军,火枪装备也不断更新。

也正是从雅克萨之战起,清军的火枪装备比例不断提高,火枪性能也不断升级,战术更是日新月异。雅克萨之战五年后,即1691年时,康熙皇帝就在先前“汉军火器营”的基础上,增设了“八旗火器营”,清军还在是年的阅兵里,演示了“连环枪式”等多种火枪齐射战术,战术水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雍正年间时,清军的火枪装备已经向各省普及,沿海各省驻军的火枪装备比例,已经占到了三成以上。这个装备率,已经远远超过了明朝的水平。

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就尝到了西方武器的厉害,大清真的“无视”且“不引进”?

火枪的装备也是日益更新改进。特别是雍正年间时,面对装备凶悍土耳其火枪的准噶尔骑兵,清王朝也见招拆招,迅速引进仿制,以本土强大的军工力量,升级出更轻便威力更凶悍的“赞巴拉克鸟枪”(清朝人也称之为“大鸟枪”)。清王朝能够历经康雍乾三代,彻底平定准噶尔叛乱,捍卫西北的领土完整。这不断升级的“大清火枪”,就是背后英雄。

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就尝到了西方武器的厉害,大清真的“无视”且“不引进”?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清王朝的火枪,曾经如此凶悍,那为什么后来却停滞不前,以至于近代时惨遭痛打呢?

首先一个原因,应该说“聪明没用在正处”。大清火枪不断升级不假,甚至鸦片战争前夜,还在不停进步。但这类“升级款”的火枪,基本都是“御用火枪”,即“特供”大清皇帝们玩乐的枪械。比如“雍正御用花交枪”“乾隆御用准正神枪”“乾隆御用奇正纯枪”“乾隆御用应手枪”等。这类“御用火枪”,不但性能先进,射程射速杀伤力都是同时代一流,且做工也相当精美,至今被视为名贵收藏品,动辄在国际收藏品市场拍出高价。

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就尝到了西方武器的厉害,大清真的“无视”且“不引进”?

另外还有特供皇家子弟耍完的各类“特制火枪”,比如“花奇枪”“花线奇枪”等枪械,都是大清皇子们的最爱,性能也远好于清军装备的火枪。清朝皇室许多名人,也都是玩枪的高手。比如嘉庆的儿子旻宁(道光皇帝),做皇子时就是神枪手。嘉庆年间天理教奇袭皇城,危机时刻就是旻宁手起枪落,连续击毙天理教首领,这才有惊无险保住了皇城。全程精彩表现,堪比枪战大片。

以这个意义说,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大清“造枪”的水平都不差。可就算水平再好又如何?这么好的枪械,主要都用来供皇家打靶打猎,造的再好也不过是玩物,于国防建设半点用都没有。

而第二个重要原因也正在于此:比起越发突飞猛进的皇家用枪来,清王朝的军用火枪,从雍正年间至鸦片战争前,却是越造越烂。

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就尝到了西方武器的厉害,大清真的“无视”且“不引进”?

如果说雍正帝在位时期,是清王朝“造枪”的一大高峰期,那么随着乾隆年间成功平定准噶尔叛乱,清王朝的“火枪事业”,也迅速转入了低谷。一方面是乾隆皇帝大规模的“修订四库全书”运动,使大批军工科技图书遭到焚毁,“造枪”技术也因此停滞不前。除了“特供”皇家的枪械外,军用枪械也就一代比一代烂。外加清王朝腐败加剧,就算再好的技术,偷工减料也成风,枪械质量也就每况愈下。

比如乾隆年间的名将福康安就曾叹息,清军的火枪水平,不但一代比一代质量烂,而且“所见枪靶,一经磕击,即有损坏”。到了鸦片战争前,情况就更糟,清朝沿海驻军的火枪,有的竟然一百五十多年都没有更换过,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枪”。而且就这类老枪,性能竟比新枪靠谱。鸦片战争时,清王朝临时赶制的火枪,性能竟一支赛一支坑,新造的火枪“枪身长出尺许,配操不能便”,工艺水平常见严重不合格。

如此毛病,说起来,那真不是“不引进”“不学习”的事儿。鸦片战争打到这么惨,只怪清王朝封闭,那更是找错了病因。火枪的背后,不止是保守的脚步,更是积弊已久的王朝顽症。这,却是比战场胜败,更值得思考的事儿。

参考资料:郭晔旻《雅克萨大捷与帝国的沉沦》、张建《火器与清朝亚洲内陆边疆之形成》、毛宪民《清朝火枪述略》、《清朝诸帝与御用火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华特建筑网

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就尝到了西方武器的厉害,大清真的“无视”且“不引进”?

关于“雅克萨之战中,清军就尝到了西方武器的厉害,大清真的“无视”且“不引进”?”的问题

为何有人说“康熙盛世”下的雅克萨大捷是比失败更糟的胜利?

我是萨沙,我来回来。 雅克萨大捷是一场很可笑的所谓胜利,这要分为几点来说。 第一,就是惨胜。 两次雅克萨之战,打的都是一塌糊涂。 第一次,3000清军围攻木寨...

如果八国联军在清朝最鼎盛的时候入侵大清,结局会不会逆转?

其实,很多人不敢相信一个事情,那就是在1860-1900年时期的清军,已经是我国古代王朝战斗力巅峰。 在这40年时间,清军实际战斗部队,勇营,防军,少部分八旗,还... 不过。

不怕战争却害怕战败?清朝统治者对于战争到底持怎样的态度?

有人说,清朝害怕打仗,尤其是害怕和洋人打仗。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 即便是大家非议最多的慈禧不也是叫嚣着要同十一国开战吗?其中的《对万国宣战诏书》...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对外作战最多的王朝是哪个朝代吗?

对外作战最多的是清朝。 可能这个答案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认为秦朝、汉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也经历过很多对外战争,但他们的所谓对外战争大部分是发生在。

清与俄国之战,康熙知火器厉害,为何还坚持海禁与骑射为根本不变?

提问者这个问题看来对康熙皇帝有所误解,但倒是说对了一半,康熙对八旗军的骑射确实很重视,这从《清圣祖实录》里反复出现“阅满洲、蒙古、汉军文武大臣官员骑射。

康乾盛世时的西方在干什么?

确实是一个好问题 康乾盛世或者应该更准确的叫做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一个最后的盛世,康熙和乾隆是中国历史在位时间第一和第二的皇帝,加上中间的...

清朝在强盛时期为何不继续攻打俄罗斯扩张领土?

这个“强盛时期”就是指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俄罗斯历史上相对应的是彼得大帝至叶卡捷琳娜大帝统治时期,这一段历史也正好是俄罗斯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岁月。。

若鸦片战争发生在康乾盛世,清朝会输吗?为什么?

题主的这个问题,我觉得问的不够清楚,题主想问的,到底是大英帝国以鸦片战争时期的战力向康乾盛世时期的大清帝国发动战争,还是以康乾盛世同时期的英国战力向大...

清朝签下首个不平等条约时,具有压倒性优势,为何不敢一战?

在我们看来,清朝时期和沙皇俄国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是满清王朝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事实上,这个条约可不只是我们觉得不平等,俄国佬还觉...

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为什么打了七十年?准噶尔先进的武器是从哪里来的?

新疆自从汉朝设西域都护府以来,新疆地区便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并与中央王朝联系不断。汉代以后,历代王朝时强时弱,和西域的关系也时紧时松,西域成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