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朝历史 > 大明“救时宰相”于谦尴尬的后半生

大明“救时宰相”于谦尴尬的后半生

[摘要]:大明“救时宰相”于谦尴尬的后半生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大明名臣“救世宰相”于谦为什么会被以谋反罪杀害?公元1449年明朝土木堡之变后,产生了2位皇帝(其中一位被英宗被蒙古俘虏了),蒙古以明英宗为人质,要明朝朝廷投降,否则就杀掉英宗。有人又主张献城投降。于谦是死于什么意外?于谦之死就是一起冤案!  为什么这么说,于谦虽然奏请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遥尊被瓦剌俘虏走的英宗为太上皇,但他此举绝对不是出于私心,当时皇太子朱见深。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力挽狂澜,

先解释一下于谦为何被称为“救时宰相”。其实于谦的官只做到了兵部尚书,并非阁臣,更谈不上什么宰相,但他在“土木之变”英宗被蒙古俘虏后,力挽狂澜,力阻南迁都城,坚请固守北京,扶持景泰帝(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临危登基,数次打退了瓦剌人的数次军事进攻,保卫了大明安全,功劳甚大,民间出于对他的尊重和敬意,称之为“救时宰相”。

于谦从此也就成了景泰朝的政治核心人物,但他的尴尬人生也从此开始。

对上:于谦由皇帝的红人变成皇帝的外人

由于于谦的卓越功绩,景泰帝对其很宠爱。景泰帝知道于谦的家很破败,就赐给他位于西华门的一处豪宅,被于谦拒绝了:“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景泰知道于谦忙于工作,吃的用的都很将就,就不断派人去问寒问暖。于谦有气喘病,因年纪大了,一发病就很痛苦,太医看了后说需要竹沥治疗,于是皇帝亲自跑到万岁山去伐竹取沥。

那时“帝知谦深,所论奏无不从者”,据说皇帝曾派人去河间采野菜,去直沽捉鱼,于谦知道后,以扰民为由劝阻,景泰马上接受。“(皇帝)用一人,必密访谦”,皇帝用人时一定有会问问于谦,可见于谦在皇帝眼里的分量。

两人的嫌隙从景泰帝易储开始。景泰要废英宗之子,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朝廷上演争执大戏,那时的于谦成了近百号附和易储的群演之一。但是不多久于谦却跟反对易储的吏部尚书王直走得很近,使得于谦在皇帝心中留下了不好的记忆。

于是,皇帝将南京礼部尚书仪铭调回北京,兼任兵部尚书,协理兵部事务。仪铭是朱祁钰在做郕王时的亲信,与朱祁钰至少相处了10年之久。想当初,兵部事务繁杂,皇帝放心于谦一个人独任尚书,而今大明已然稳定,皇帝却找了个“大本营”里的人来做新尚书,其用意十分明显。

这表明,景泰与于谦的关系进入了冷淡期。不久二人的关系再次恶化。

景泰唯一的儿子朱见济当了一年太子后夭折,有人上书皇帝恢复英宗之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被皇帝下了大狱,于谦密疏论救,景泰不应。于谦还是追着皇帝求情,景泰就直接将其晾在大殿上不管。

对下:自己提拔的官员相斗,于谦却不管不问

景泰上台初期,国难正当头,于谦推荐了一批军事人才,如石亨、罗通和范广等,这些人很快成为风云一时的名将,但这个过程中,于谦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人才品格的重视。石亨与罗通后来就走到了于谦的对立面。

重点说一下范广,这个人精通骑射,刚直清正,于谦推荐他为都督签事,在北京保卫战中,他身先士卒,大败瓦剌,杀敌甚多,但一直是给石亨当副手。石亨是个小人,石亨的军队里更是充满小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好人往往倒霉。石亨不仅自己言行不法还纵容部曲横行贪渎,范广见后数次上言匡正,遭到石亨记恨,在皇帝面前大肆诋毁范广。时间久了,皇帝就信了石亨的话,罢了范广的职务,降为只领一个营的坐营都督。而在这个过程中,数朝元老、兵部尚书又跟范广志同道合的于谦却对此一无所为,这不能不说是他政治上的一大败笔。

而且于谦一摊上事,他提拔的那些人就急着出来划清界限,于谦“对下”的关系处理得很不好,完全没意识到政治的复杂和皇权的波荡,而提拔一些能真正跟自己站在一起的忠义之臣。

对同辈:原本对同僚尊敬的于谦变得不可思议了

吏部尚书王直是比于谦资历还老的老臣,二人都是正人君子。起初于谦对王直十分尊敬,每次朝廷举行宴会,两人坐在一起,于谦总是劝王直多饮几杯。平日里,于谦说起王直总是:“东王老先生,君子儒也。可敬!可爱!”

可打从兵部调入了一个叫项文曜的侍郎后,于、王两人关系开始变化了。

据说这个项文曜一心想高升,一到兵部就去拍于谦的马屁,什么事都迎合于谦的意思,在兵部里这么做倒也无妨,但是到了朝廷上也这样,就难免被人笑话。据当朝的李贤说,每次皇帝临朝时,项文曜就在于谦耳边说个不停,退朝时也这样。,因此朝中有人戏称他是于谦的小妾。

这事皇帝也听说了,为防止廷臣结党,将项文曜调去了吏部。没想到他又开始围着吏部尚书何文渊转,言官们纷纷上奏说项文曜奸邪。于谦听后赶紧出来为他辩护。由此,于谦在廷臣中的印象大受影响。

由于项文曜的“洗耳”,原本对王直尊敬的于谦变得不可思议了。有一次于谦跟新来的兵部侍郎李贤说:“吏部那个老人怎么还不告老还乡?”李贤说,听说告了几次,皇帝没同意。于谦说:“那他就是没诚意了。”李贤说,我看他还蛮诚实的。于谦说:“要是真想退的话,就病卧在床一个月不上朝,皇帝必定放归。”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于谦跟同僚之间的关系处理的也很不好。

后来,明英宗在石亨等人的政变下复辟,于谦被自己提拔起来的石亨污蔑要谋立襄王之子,被杀。结束了他尴尬的一生。

大明“救时宰相”于谦尴尬的后半生

关于“大明“救时宰相”于谦尴尬的后半生”的问题

大明名臣“救世宰相”于谦为什么会被以谋反罪杀害?

公元1449年明朝土木堡之变后,产生了2位皇帝(其中一位被英宗被蒙古俘虏了),蒙古以明英宗为人质,要明朝朝廷投降,否则就杀掉英宗。有人又主张献城投降。

于谦是死于什么意外?

于谦之死就是一起冤案!  为什么这么说,于谦虽然奏请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遥尊被瓦剌俘虏走的英宗为太上皇,但他此举绝对不是出于私心,当时皇太子朱见深。

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力挽狂澜,最后却被处死,是因为站错了队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的这首《石灰呤》很好的诠释了自己的一生。作为公正不阿的于谦,根本不会有站队之...

于谦的结局结果明朝的于谦,是丞相的?_作业帮

明英宗复位前,徐有贞一直感觉自己屈居于谦之下,政治抱负不得而展,因此与于谦结怨.于谦在土木堡之变中挽救了大明王朝,是个大大的功臣.徐有贞(左副都。

百家讲坛明清故事谁讲的?

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 方志远:《大明嘉靖往事》、《大明万历往事》 郦波:《大明名臣(风雨张居正、、。

你如何评价明朝大臣于谦?明英宗为何残忍处死功臣于谦?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浙江钱塘人。他是永乐十九年进士,官至少保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是明朝正统和景泰年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我对于谦的评价... 当。

于谦的生平经历50字?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 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 于。

如何评价南宋忠烈文天祥和大明忠烈于谦?

南宋忠烈文天祥誓死爱国。文天祥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诗篇。文天祥“舍生取义”的选择成为社会普遍认同的浩然正气。

于谦是清代宰相吗?

于谦不是清代,是明代的 于谦不是清代,是明代的

百家讲坛明朝历史哪位讲得最好?

阎崇年:《明亡清兴六十年》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大明第一谋臣刘伯温》方志远:《大明嘉靖往事》、《大明万历往事》(正在录制)郦波:《大明名臣(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