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战国 > 战国《秦杜虎符》

战国《秦杜虎符》

[摘要]:战国《秦杜虎符》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战国杜虎符是如何发现的?1975年陕西省西安北沉村出土 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秦杜虎符为铜质,虎形。器物高4,4、长9.5、厚0.7厘米,背面有槽,颈上一小孔,虎作半立走形,昂首,尾端卷曲。... 19。请问"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中"杜"字的意思不是要推测的...一是通过对虎符上“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一段文字的研究,搞清了该枚虎符乃战国时

战国 《秦杜虎符》。此错金虎符,是1967年在西安郊区山门口公社发现的,错金铭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土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隧之事,虽毋会符,行也。”特别是40个错金字,做工精致,笔画优美,反映了中国古代错金工艺的高超水平。#

战国《秦杜虎符》

战国《秦杜虎符》

“符”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信物,一般分为两半,两半相合,就能作为办理某类事务的定约和践约的凭证。现代汉语中,“符合”一词及来源于此。中国古代兵符多制成虎形。1973年,西安南郊杜城村附近一位农民犁地时发现了一枚形似虎的秦国兵符。

虎符“右在君,左在杜”,字体为小篆,内容大意是:右半符掌握在国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但遇上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必会君王的右符。铭文反映出秦以“右”为尊,秦国的军权高度集中,凡征调50人以上的兵士必须经国君认可。

虎符作为中国历史上调兵遣将的凭证起源很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说明至少在战国时期虎符已经行用。而且从记载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君主为把持军权都实行了类似的制度。

战国《秦杜虎符》

关于“战国《秦杜虎符》”的问题

战国杜虎符是如何发现的?

1975年陕西省西安北沉村出土 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秦杜虎符为铜质,虎形。器物高4,4、长9.5、厚0.7厘米,背面有槽,颈上一小孔,虎作半立走形,昂首,尾端卷曲。... 19。

请问"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中"杜"字的意思不是要推测的...

一是通过对虎符上“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一段文字的研究,搞清了该枚虎符乃战国时秦国杜县军。

古代虎符的作用是什么呢?

阳陵虎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三个虎符的铭文大致相同,有一点不同令人注意。新郭虎符,铭文称"右在王",秦杜虎符称"右在君。,而秦阳陵虎符则称"右在皇帝",...

古代将士为什么只认兵符不认人?

陕西历史博物馆就有一个“秦杜虎符”,曾在央视《国家宝藏》的情景剧演绎中表现形式就是“认符不认人”的调兵制度。从根本上讲古代的士兵都是效命于国家、听命。

兵符能调动兵马,为何没人敢仿制?

(秦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再有,兵符实行的是一地一符,并不是拿一个兵符就可以调动全。

豆瓣高分9.3的《国家宝藏》一夜刷屏,这个综艺好看吗?

随着《千里江山图》在演员李晨演绎的“前世传奇”中徐徐展开,《国家宝藏》节目中第一件珍宝隆重亮相了。 这是文博类题材第一次在“综艺界”如此大张旗鼓,从强。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七国文字差异有多大?

在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中原诸国的文字,大致可以分为五大体系,分别为:齐系文字、燕系文字、晋系文字、楚系文字和秦系文字。这些文字体系之间,往往差距极大。...

蒙恬明明怀疑诏书有假,为什么还要交出兵权?

每一个喜欢秦朝的人,读到蒙恬将军、扶苏公子他们被赵高迫害的时候,我们都会忍不住惋惜。蒙恬是一个悲剧式地英雄,说他悲剧是因为他是在一个刑法深严的国家任上。

西安的文化特色,有哪些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三千年历史看西安,而西安的历史凝结在一个个文物中,所以西安的博物馆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我们国家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也是一座国家...

中国各省有什么镇省神器(文物)?

1945年后下落不明。1982年12月在一位中学教师家里找到。《洞庭春色赋》与《中山松醪赋》,均为苏轼撰并书,此两赋并後记,为白麻纸七纸接装,纸精墨佳,气色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