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战国 > 名将李牧破匈奴:以步兵围歼骑兵第一人

名将李牧破匈奴:以步兵围歼骑兵第一人

[摘要]:名将李牧破匈奴:以步兵围歼骑兵第一人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面对强悍的匈奴,赵国战神李牧如何应对的,你怎么看?史书记载,李牧当时在边地,拥有很大的权力,大到可直接任免地方官员,甚至当地所有的税收均不用上缴国库,可直接入其幕府,充作军费。 有钱,就好办事。李牧治... 在长。李牧歼灭匈奴十万人,是否夸大了,那个时候匈奴有这么多人吗?公元前244年,匈奴单于亲率十万精锐,进犯赵国边境。然而最终,在赵国名将李牧的领导下,匈奴这边非但没有讨到任何好处,反倒是被赵国

名将李牧破匈奴:以步兵围歼骑兵第一人

李牧活跃于赵国北部,经常驻扎在代、雁门等地备战匈奴。代和雁门,在今天山西北部,是汉人与匈奴长期交战的主战场。飞将军李广就在这里成名,霍去病和卫青千里出塞抗击匈奴也是从雁门关出发。

李牧驻守于此,自成章法。当地的租税不入赵国中央财政,直接输入李牧的将军府,用来犒赏士兵,每天杀牛数头来改善伙食,以得士卒死力。此外,李牧平日严格训练士兵骑射,边防警戒的烽火台也从不懈怠,并且在匈奴阵营中培植大量间谍通风报信。

虽然士气高涨,战备严整,然而李牧却养而不用,严令将领不得出战。军中传令曰:“若匈奴入侵,全体官军必须回撤防守,不得贪功而主动出击杀敌(战国士兵大约都以获得多少敌人首级为KPI)”。于是在这长河落日杀气漫天的战场上,就出现了非常诡异的一幕,每次匈奴策马入侵,烽烟一起,精壮的赵国士兵虽然甲光向日气势恢宏,但是却集体防守而无一人敢出击杀敌,整个军队如同华丽的摆设。然而也因为其如此,军队虽然无人立功,但是防守做得滴水不漏,人民和财产都没有收到损害。数年过去,双方攻守姿态一直这样。匈奴开始嘲笑李牧,以为其为胆小。不但匈奴开始嘲笑李牧,赵国的士兵也觉得李牧胆小。

事情最后还是传到赵王耳中,王大怒,以为有损国体,罢免李牧以他人代之。新来的将领立刻改变策略,赵军不再防守,一年之间频繁出击,战果却不如人意,常以失败告终,人民财产损失不少,庄稼种不了,牛羊也没了。赵王悔,又来请李牧,李牧装病不出。赵王坚持,一定要让李牧上前线。李牧说:“如果要用我,我还是会和以前一样。大王同意了,我才去。” 于是赵王同意。

李牧又回到前线,继续防守不出,匈奴继续数年无所虏获,继续嘲笑李牧胆小,骄敌之情也渐长。此时,赵国边境的士兵每天被李牧滋养犒赏,士气高昂,人人求一战而报李牧。终于,李牧见时机已到,于是整顿军队,选拔出战车一千三百乘,骑士一万三千匹,精良步兵五万人,精良弓箭手十万人,日夜备战。

李牧将大批的畜牧和人民散放在草原上。匈奴小股部队前来抢夺,李牧假装战败不敌而撤退。匈奴单于以为李牧会继续防守而不敢出击,便率大军而来夺取战利品。单于大军深入!这就是李牧数十年来一直想看到的场景!汉族和匈奴作战,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匈奴的主力,无法与之决战。汉人农耕,住下就不走,是天然的靶子,军队也擅长阵地战而不是遭遇战。

匈奴游牧,居无定所,哪里水草好就去哪里,人人都是马背上的战士,野战无敌。汉人如果主动出击,往往在找到匈奴主力之前就弹尽粮绝。西汉出塞打匈奴,十匹马出塞,一匹马回来,举全国之力供养尚且吃力,赵国面积不足西汉十分之一,更是困难。所以打匈奴的最佳策略,就是诱敌深入而一举歼灭。百年后汉武帝也想学习李牧的策略,怎奈中途被单于识破,李广也因此不得封侯,不得已才出塞作战,虽然全胜然而国力因此耗尽不得不晚年下轮台罪己诏。

后面发生的一切如同所有的故事结局,李牧设伏,大破匈奴,杀匈奴骑兵十多万人,其他胡人的游牧部落也被收服。单于逃走,十余年不敢靠近赵国边境。

孙子常说,用兵打仗,要立于不败之地,以待敌之可败。简单一句,却是区分名将和一般将领的关键。年轻人血气方刚,喜欢高歌猛进,难以理解以退为进和以逸待劳的妙处,喜欢横冲直撞,势如破竹的快感。而有些岁数的人,经历过时间流逝带出的无限可能,知道等待和守候的妙处,于是可以沉住气,等着危机变成战机。所以廉颇守而赵括攻,赵军长平大败被坑四十万大军,所以刘邦逃而项羽追,最后刘邦一胜而定中原。事情都是在变化的,机会总会产生,人生漫漫,也就只需赢一次就可以,何必急,何必急?

名将李牧破匈奴:以步兵围歼骑兵第一人

关于“名将李牧破匈奴:以步兵围歼骑兵第一人”的问题

面对强悍的匈奴,赵国战神李牧如何应对的,你怎么看?

史书记载,李牧当时在边地,拥有很大的权力,大到可直接任免地方官员,甚至当地所有的税收均不用上缴国库,可直接入其幕府,充作军费。 有钱,就好办事。李牧治... 在长。

李牧歼灭匈奴十万人,是否夸大了,那个时候匈奴有这么多人吗?

公元前244年,匈奴单于亲率十万精锐,进犯赵国边境。然而最终,在赵国名将李牧的领导下,匈奴这边非但没有讨到任何好处,反倒是被赵国歼灭了几乎全部的主力。除... 李。

李牧和王翦各自十万兵马对战,谁会赢?

李牧和王翦都是战国时期的名将,两人和白起、廉颇一起统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一代杀神白起之后的秦国名将,而李牧是战国末期六国里最为杰出的一代天骄,这两...

读李牧破匈奴有感50字?

从战术上说匈奴骑兵若与装备大量强弩的中原军队正面交锋,将占不到任何便宜。 因此匈奴人一直都是扬长避短,发挥机动优势,"利则进,不利则退",不断发动袭击但。

廉颇和李牧谁更厉害?

先看这两位共同点吧。 1,这两位都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 2,两位都是“战国四大名将”。另外两位是白起,王翦,秦国名将 3,都是在赵国抗击秦国时,被秦国使用... 比。

李牧大败匈奴的读后感20字?

战国后期赵国大将李牧居北边时曾经大破匈奴,但史书关于此战的记载不甚明白,本文试图进行一些辨正,以求抛砖引玉。 从战术上说匈奴骑兵若与装备大量强弩的中原。

李牧破匈奴的道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善于骑射的匈奴人,为何会被霍去病的骑兵打得落花流水?

霍去病是继卫青之后又一位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西汉战将,他的作战风格与卫青相似。卫青打仗擅长千里奔袭闪电一击,霍去病也是一样,擅长长途奔袭的闪电战,而且还...

在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换成李牧领导,赵国的胜算如何?

赵国总人口本来就比秦国少,四十五万士兵已经相当于全国总动员,而秦国六十万大军出动,对于秦国还没有达到支撑不下去的地步。后来赵国到了春耕,田地荒芜无人... 李。

李牧对匈奴采用了什么战术?用一个成语回答

弃车保帅 李代桃僵,此语出自《乐府诗集.鸡鸣篇》:“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本意是指兄弟要象桃李。